首页

优美币

时间:2025-05-26 02:27:31 作者: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 浏览量:13830

  中新网长白山9月18日电(吕盛楠 张沫涵)“这是我们在原始阔叶红松林内的一处样地,样地每公顷内超过200岁的树木有200株到300株左右。样地内的所有树木都进行了挂牌,我们会开展测量胸径、标记位置等调查,每5年复测一次,记录林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于样地里的树木种类、健康状况,戴冠华早已了然于胸。在森林里走一走,记录一些林内的变化情况已经成为了他的日常习惯。

  戴冠华是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白山站)副站长,今年是他在这坚守的第22年。

戴冠华正在攀登样地中的观测塔,这个塔有数十米高。吕盛楠 摄

  戴冠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白山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分布区。尤其是低海拔分布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它是中国目前温带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属于中国温带典型地带性顶极森林类型,具有十分突出的典型性和区域代表性。

  创建于1979年的长白山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是由著名生态学家王战、阳含熙等牵头创建的。该站根据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布,设置了7个长期观测场,监测内容涵盖水分、土壤、气象、生物四个方面。

  据悉,自1979年建站至今,这里的科研人员积累了40余年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的连续监测数据,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相应的技术平台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戴冠华正在为来自塞尔维亚的访问学者讲解日常的观测内容。吕盛楠 摄

  戴冠华介绍,科研人员依托东北温带森林大样地网络平台获取野外观测数据,并围绕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及其生态功能开展研究,不仅极大地完善和发展了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等领域的理论,也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在参加工作的20多年里,戴冠华深切感受到了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我刚来的时候,林下灌木相对较矮,野生动物见得也少。”戴冠华说,现在,原本出现在核心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也偶尔会在样地里“现身”。

  野生动物见得越来越多,这让戴冠华十分开心。他认为,动物们生活半径的逐步拓宽,是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最有力的证据。“这是我们科研人员最想看到的结果。”(完)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见·为基层减负,总书记考察探落实

蜀道始于战国,修建于秦汉,至隋唐一直是沟通连接当时中国政治中心长安与四川盆地的最重要通道,是中国最早开辟的跨地域国家道路,涉及陕西、四川、甘肃、重庆等地,是中国现存相对保存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国家路网遗存。去年12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制定《考古中国:蜀道工作计划(2024-2028 年)》,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项目建设“多点开花” 山西襄垣冲刺“开门红”

谈到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陈晓明表示,运动员有时候不能想假期的事情,我们的球员也牺牲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大家的目标很明确,要努力争取奖牌。(邵燕飞 傅飞扬 制作 乐小敏)

2024“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确定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首展开放

2024大江论坛·第四届智库论坛在重庆举行

《过去的夏天》上线,铭记中国男篮过往的疼痛

无论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无论从事历史中国研究还是进行当代中国研究,在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中,都应以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历史传承性和内在统一性为基点,脱离历史看中国或者脱离实际看中国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读懂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历史必然和世界意义,才能得出经得起检验、被学界认可的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当好沟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